云开(中国)Kaiyun·官方网站-Kaiyun登录入口

澴河上的高温印记——他乡“筑梦者”与故土“守望者”的汗水交响-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最新资讯 > 企业新闻

澴河上的高温印记——他乡“筑梦者”与故土“守望者”的汗水交响
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03:14:48 浏览次数:

  下午3点,太阳像块烧红的烙铁,河口大桥的钢构骨架在烈日下泛着刺目的白光。踩在滚烫的桥面钢板上,时间稍长,隔着鞋底都能感受到灼烫。7月的风裹挟着河面蒸腾的热浪,掠过裸露的皮肤,像在上面撒了层火炭,每一口呼吸都带着滚烫的温度。

  大桥一端,切割机的轰鸣尖锐刺耳,夹杂着聒噪的蝉鸣钻入耳朵,搅得人心头发闷。云梦籍建筑工人陈保清正熟练地捡起地上的木板,眯着眼调整好角度,稳稳地将它送向飞速旋转的锯齿。“滋滋”声里,木屑纷纷扬扬,转眼间,木板就被切割成规整的形状。汗珠砸在沾满木屑的工装上,洇出的深色圆点转瞬被木屑掩盖。

澴河上的高温印记——他乡“筑梦者”与故土“守望者”的汗水交响(图1)

  在陈保清身后,肖兴旺正专注地将裁切好的木板拼接成模具。他带着手套的指尖划过木棱时,袖口露出的胳膊上印着深浅不一的晒痕,那是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的印记。两人身后的工作台上放着一个足有1500毫升的塑料水壶,上工才半小时,壶里的水已经见底。被汗水打湿的衣服紧贴着肖兴旺的后背,布料褶皱如蜿蜒的暗河,每一道褶皱都在无声诉说着烈日下的坚守。

澴河上的高温印记——他乡“筑梦者”与故土“守望者”的汗水交响(图2)

澴河上的高温印记——他乡“筑梦者”与故土“守望者”的汗水交响(图3)

  随着高温天气到来,工地的作息表及时做出了调整:清晨5点到10点,午后3点至8点。这样安排,是为了避开日头最毒的时段,尽可能减少工人们在极端高温下的作业时间。除了调整工作时间、配备降暑物资外,项目部还采购了一批遮阳伞,尽量为工人们提供舒心的工作环境。

  桥面施工段悬在奔涌的澴河之上,脚下是粼粼波光,反射着刺眼的阳光;头顶是灼灼烈日,毫无遮拦地倾泻着热量。

  “可不敢穿短袖,会被太阳晒到脱皮。”肖兴旺扯了扯长袖袖口,露出的皮肤颜色比脸白了两个色号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孝感人,肖兴旺亲眼见过河口大桥曾经的模样,如今能参与大桥的重建,他心中满是自豪。

  桥梁中段,焊工李孔杰裹着厚厚的棉外套,在高温中坚守岗位。焊枪喷出的弧光在热浪里扭曲变形,像一条蓝色的蛇,闪烁着危险而耀眼的光。上千度的高温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扭曲,飞溅的焊花落在地上噼啪作响。每焊完一段,李孔杰都会停下来休息一下,拉开拉链透透气。他外套下的背心早已被汗水浸透,能轻松拧出半盆水;他手腕处的烫伤红得刺眼,那是前几天不小心让焊花溅到留下的伤痕,由于长时间闷在密不透风的手套里,至今都没好透,但这些都挡不住他工作的热情。

澴河上的高温印记——他乡“筑梦者”与故土“守望者”的汗水交响(图3)

  桥梁另一端,一辆随车吊正在缓缓倒车。“等等,方向盘不要往那边打!”下午3点刚过,河口大桥危桥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黄丰凯就来到了施工现场,他顶着烈日来回巡视,密切关注着施工的每一个环节。看了一眼随车吊的后轮所在地,黄丰凯及时折回,提醒司机注意安全。

  随车吊停稳后,河南籍工人顾亚明迅速蹲下身,将绳子牢牢捆绑在早已摆放整齐的钢筋上,动作kaiyun 开云官方入口麻利而娴熟。接着,他弯腰搬钢筋,手套与金属接触的瞬间,一股滚烫的温度穿透手套直抵指尖。“起码60度。”顾亚明嘀咕着。隔着手套,指尖传来的灼痛让他感觉自己就像按在刚熄火的铁锅上。他费力地把钢筋挪到指定位置,这时,一阵风卷着热浪扫过桥面,额前的汗珠趁机滚进他的眼睛,酸涩瞬间袭来。他猛地松开钢筋,腾出双手揉眼睛。

澴河上的高温印记——他乡“筑梦者”与故土“守望者”的汗水交响(图5)

  项目部的活动板房里,桶里的中药叶片在水中舒展,透着丝丝清凉;桌上的藿香正气水早被打开,散发着独特的气味。河口大桥工地上的建筑工人来自全国各地,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汇聚于此,共同建设这座大桥。

  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,是孝感城区连接澴河两岸的一座重要桥梁。因使用年限长,于2024年8月启kaiyun 开云官方入口动改造并封闭施工,计划在原位重建新桥。这座承载着孝感人诸多记忆的老桥,正在天南地北的建设者们汗水的浇灌下悄然重生。目前,新桥的左半幅箱梁已架通,预计于2026年元旦前实现双向六车道通车,迎接往来的行人和车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