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省应急管理厅21日发布,积石山6.2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,人员搜救工作基本结束,工作重心正有序转向伤员救治、受灾群众安置和震区废墟清理。
大河村安置点是积石山县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,安置了大河村及临近村、周边街道的受灾群众,住在那里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。安置点的帐篷数量已达到230顶,目前帐篷已经实现全部通电。
12月20日,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,救灾安置工作井然有序。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
20日晚9时左右,第一批54个板房开始陆续运到积石山县的陶家村,凌晨2时左右,这里已经搭起了20多间房屋。
据介绍,房子的面积是18平方米,能住4到6个人,使用保温岩棉材料建造,水电都能接入。
积石山县刘集乡党委书记马学义介绍:“老弱病残、孕妇、小孩优先考虑,然后是房屋全部倒塌的人,这些人优先考虑安置到活动板房里。”
截至20日18时,根据灾区群众临时安置和生活保障需要,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、应急管理部已向甘肃、青海两省地震灾区调拨棉帐篷、棉衣被、折叠床、取暖炉等13.5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。
消防人员正在梅坡村新搭建的集装箱式彩钢板房前搬运救援物资。工人日报记者 王伟伟 摄
同时,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、应急管理部协调多家企业,向灾区捐赠食品、暖宝宝等救灾物资,包括30余万斤新鲜蔬菜、1.13万箱方便食品(清线万片暖宝宝等,有力支持灾区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置保障工作。
此外,北京、内蒙古、上海、江苏、山东、宁夏等省(区、市)积极向甘肃、青海地震灾区提供资金援助,调运大量生活类救灾物资,全力帮助灾区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。
此次地震影响青海省海东市民和、化隆、循化3县46个乡镇419个行政村,其中民和县官亭镇、中川乡等地受灾严重。
中川乡草滩村由于地震造成砂涌导致进村道路阻塞,救援力量正在紧急抢通。人民网记者 刘沛然 摄
地震发生后,青海省海东市公安、应急、消防、地震、卫生、交通等部门力量迅速集结,赶赴受灾地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。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,包括棉被褥6200套、煤气炉150台、棉大衣7000件、行军床5450张、棉帐篷1800顶、发电机10台、照明设施20台,集中安置kaiyun 开云官方入口3县受灾群众6498人,分散安置15450人。
中川乡草滩村距震中不足30公里,是此次受灾较严重的地区之一。这是草滩村安置点外。贺勇 摄
19日上午,西宁市首批救灾物资1934件(套)和矿泉水、方便面等生活物资3943件运抵灾区。同一天下午,来自海东市对口支援城市无锡市的首批27吨救灾物资抵达,物资包括毛毯、帐篷、折叠床、棉被、雨衣等共计1.43万件。20日上午,来自山西省长治市、福建省厦门市的蓝天救援队带着棉大衣、棉床垫等救灾物资也已到达。
12月20日,甘肃建投七建公司调拨100间大型活动箱房,组织建设骨干120人奔赴积石山县震中地带,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刘集乡陶家村全力建设临时安置点。截至21日15点,已完成60多间活动箱房的建设安装,计划在21日24点前全部完成100间活动板房的建设任务,交付灾kaiyun 开云官方入口区人民使用。
甘肃建投七建集团直属公司生产经理马云飞告诉记者,单个活动板房的面积为18平米,能住4到6个人。房子用的是保温岩棉材料,墙体厚度约10厘米,属于A级防火等级材料。取暖方面将采用电暖气,国网电力公司也正在现场同步进行电力接通。
按照12月20日甘肃省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第四次会议要求,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承担从兰州市启程送往积石山县3000余套活动板房运输任务。交通运输部门迅速行动、加强调度、强化保障,确保急需的箱式房以最快速度到达灾区。
经过多方密切配合,活动板房已于21日下午16时陆续抵达灾区。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做好运力组织调度和运输保障,昼夜不停采取循环轮转方式,多装多运快跑,争取在5天内将超3000套板房快速送达灾区。
甘肃省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温馨提示,确保积石山县1240名考研学生顺利参考
第二届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(甘肃赛区)线上投票开始!快来选出你喜欢的作品 →